近日,陶瓷纤维研发生产商——安徽中耐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中耐新材” )完成了数千万元A 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优势资本独家投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增加流动资金和提升产能 。庚辛资本为本轮独家财务顾问。
中耐新材成立于2022年,专注于陶瓷纤维及相关复合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是一家高科技企业。目前公司在安徽合肥、安徽阜阳和四川达州拥有生产制造和研发中心,共有六条陶瓷纤维制品生产线。
中耐新材当前主营产品为动力/储能电池用隔热垫、尾气后处理衬垫,是在这两项领域可与外资品牌直面竞争的自主品牌。
随着国内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动力电池厂商对隔热性能要求的提升,中耐新材应运而生。
创始人曹红枫表示:“在动力电池热管理方面,陶瓷纤维与气凝胶配合是公认的优质材料,能延缓电芯爆燃蔓延,相比其他材料,具有耐温高、容重低和一定回弹性等优势。”陶瓷纤维可以满足电池厂商对隔热材料1200℃耐温防爆的需求 ,与气凝胶复合后保温性能卓越。
“公司核心团队在汽车行业有近20年工作经验,团队研发人员专注陶瓷纤维及复合产品研发生产。”据介绍,中耐新材攻克了陶瓷纤维提纯、改性的难题,解决了工艺一致性、产品耐久性、稳定性等问题,并利用自主研发、设计、定制的智能生产、验证、测试设备,实现了批量化生产。
“通过掌控工艺、原材料、设备构建护城河, 公司计划2025年实现全产业链布局 ,借助各类客户快速迭代的需求促进公司工艺成熟与产品发展。”曹红枫介绍道,目前公司客户直接或间接涵盖 宁德时代、比亚迪 等众多动力电池企业, 长安、吉利 等新能源汽车品牌, 晶科、阿特斯 等储能领域企业,产品 客户应用广,产品迭代速度快、产品种类多 、是中耐新材的名片之一。
“新产能建成后公司将成为国内锂电用陶瓷纤维纸产能最大企业。”据悉,目前中耐新材合肥和达州基地新能源年产能约6000-7000万片,阜阳规划产能建成后,陶瓷纤维纸产能可达2.5亿片。“公司2025年在手订单约 3.5亿 ,目前产能7×24小时运转。”曹红枫称。
曹红枫还表示,中耐新材计划在2025年实现全产业链布局,三年内实现新能源领域主导地位站位,此外,在冶金、石化领域取得突破,积极向建筑、电子和军工领域拓展,力争五年内实现电子、军工、建筑、石化、新能源五个行业并举发展,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来源:36氪
https://36kr.com/p/316386145736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