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山东济南组织召开了由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科润资(重庆)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珈云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科凝绝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多品种高性能气凝胶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工程化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议。

会议邀请了联合会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张联盟教授,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济南大学王志教授等7位同行专家担任评价专家。齐鲁工业大学副校长、山东省科学院副院长杨美红出席科技成果评价会议并致辞,会议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科技发展部主持。

 

专家认为项目的关键技术和主要创新点如下:

 

  • 提出了“多元杂化提温-纳米晶须增强-亚超临界降本”协同优化机制,开发了多元前驱体协同凝胶技术、自生长纳米晶须增强技术和原位浸渍/碳化硅晶须双增韧技术,在国内外率先实现了纳米介孔网络结构的可控制备及耐温隔热性能的双向提升。

  • 创新开发出多种耐高温、高强度系列化气凝胶隔热产品,其中硅基气凝胶耐温达800℃,压缩强度达8.5MPa;铝基气凝胶耐温达1300℃,压缩强度1.8MPa;锆基气凝胶耐温达1400℃,压缩强度2.2MPa。

  • 发明了乙醇亚超临界惰性气体置换干燥装置,降低了干燥温度和压力,实现了硅基气凝胶材料的规模化制造;发明了模具预制-激光切割协同加工方法,实现了多规格、可设计的高精度异形构件产品制造。

 

专家认为,项目成果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多品种纳米晶须原位增强技术、高强度锆基气凝胶产品性能及其制造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新能源电池安全管理解决方案呼之欲出,特别是,具有隔热、阻燃等功能特点的新材料受到市场青睐,气凝胶隔热片是其中最重要的新材料之一。气凝胶隔热片主要用于电池包中、电池单体之间的隔热、阻燃,也可用于车身的隔热、阻燃。气凝胶企业产业链从成胶,封装,到电池包、管道等下游应用,从材料的前驱体到各种纤维如陶瓷纤维,玻璃纤维,泡棉等,以及封装材料如PET、PI膜,热熔胶、硅胶框等,同时也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如超临界设备,热压机,模切设备。欢迎相关产业链人士加入。

作者 ab, 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