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技术被认为是缓解淡水紧缺的途径之一,有效解决了沙漠、海岛及沿海发达地区的“干渴”问题。然而,诸多技术需要完备基建支撑、集中式安装和大量能源供应,这些都成为制约其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教授王如竹副教授徐震原等人组成的ITEWA(能源—空气—水)创新团队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团队合作,设计出局部加热型多级太阳能蒸馏技术创纪录地实现了385%的太阳能蒸发效率和5.78/L(m2·h)的产率,比此前的效率纪录高约两倍,为实现超高效的被动式太阳能海水淡化提供了全新思路和理论框架。
层层传“热”海水淡化效率倍增,气凝胶帮了大忙!
常见系统热量损失效率低

被动式的太阳能海水淡化被认为是解决海水淡化适应性的有效技术之一。

在被动式太阳能海水淡化中,最常见的系统为单级盘式太阳能蒸馏,其理论效率约为60%,但实际运行效率却只有约35%。低效率也导致该系统产水成本高且面积需求大,严重限制了其广泛使用。

徐震原和团队成员查阅文献时发现,文献中所提到的“界面蒸发”在真正应用于海水淡化实验时,效率并不高。他们分析,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对冷凝热加以利用。

全局热能传递达到超高效

“全局传热传质优化是达到超高效太阳能海水淡化的关键。”论文通讯作者王如竹表示。通俗来讲,全局传热传质就是将每一阶段海水冷凝过程中丢失的热量作为驱动下一阶段蒸馏过程的热源,让每一阶段都充分利用前一阶段所释放的热量。

 

那么,技术上如何实现?研究人员猜想,如果把太阳能界面蒸发和多级冷凝热回收结合起来,肯定能有效果。但如何在小型系统装置里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是个难题。

 

经过反复讨论和改良实验,研究人员最终设计出一个局部加热型多级太阳能蒸馏系统。第一层装置将吸收的太阳能高效转换为热能,并用于海水蒸发,蒸发过程产生的水蒸汽在冷凝薄板上凝结为淡水。而在后续多级装置中,前一级冷凝过程释放的热量作为热源传至下一层级,驱动蒸馏过程并获得淡水,其中最后一级冷凝产生的热能(冷凝热)将排放到海水中。

 

与传统冷凝装置系统不同,这一多级太阳能蒸馏设置在太阳能吸收层两侧增加气凝胶和吸液芯可防止吸收层的热量通过辐射、对流和导热形式向外泄露,同时保证海水连续蒸发。
便携小型“随处可用”

为此,局部加热型多级太阳能蒸馏系统示范装置在设计时注重便携化和小型化,由现成的廉价材料所搭建,包括玻璃盖板、铝片、纸巾和尼龙框架等。比如,将纸巾作为毛细多孔蒸发器,其成本低,还具有丰富的纤维素、纤维微孔结构。

 

根据预测,局部加热型多级太阳能蒸馏系统可将被动式太阳能海水淡化的效率提高至700%或800%。

 

来源: 乌斯浑环境科技
https://mp.weixin.qq.com/s/EAI6-2IdnuLFKB4jsmhJvA
end
气凝胶企业产业链从成胶,封装,到电池包、储能、轨道交通、建筑、管道等下游应用,从材料的前驱体到各种纤维如陶瓷纤维,玻璃纤维,泡棉等,以及封装材料如PET、PI膜,热熔胶、硅胶框等,同时也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如超临界设备,热压机,模切设备。欢迎相关产业链人士加入。
层层传“热”海水淡化效率倍增,气凝胶帮了大忙!

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申请加入气凝胶微信群

活动推荐:第二届气凝胶技术与应用论坛(2024年3月22日 苏州)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艾邦气凝胶论坛):层层传“热”海水淡化效率倍增,气凝胶帮了大忙!

作者 ab, 808